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。以美國為首的十六國聯合國軍隊,進入朝鮮,27日杜魯門總統宣佈:「福爾摩沙(台灣)未來的定位,必須等待太平洋恢復安定後,亦即與日本簽定和平協議,或經過聯合國研議後,才能確定。」顯然,台灣非屬中華民國領土 ( 何來「光復」之說 ) 。

1950年8月24日 中國外長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,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了 “美國侵略台灣”的控訴,控告美國干涉中國內政,侵犯中國主權。

1950年9月29日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,將中國控訴“美國侵略台灣案”列入聯大議程。 同時美國也提出“中國侵略朝鮮案”。 辯論於1950年11月30日終結後、安理會以 9 : 1 否決 "中國控美案"。聯合國安理會已經給了美國及【原610萬臺澎住民】一個正式的答覆:中國對台灣沒有主權、這就是原點 、美國才是現今本土臺灣人(原610萬臺澎住民及其後代)要解開的【結】。
 


根據2009年4月7日美國聯邦上訴法院之判決文(案號08-5078):「64年來,本土台灣人無國籍,台灣人無國際社會承認之政府,至今仍生活在政治煉獄中」所陳述之事實,凡我海內外台灣人皆應團結起來,運用一切可動員之有形、無形力量,大聲疾呼並提醒國際社會,尤其是美國行政當局、參眾兩院及司法單位、國防部,基於人權、公義之普世價值,回應歷世歷代本土台灣人發自內心深層的呼喚和渴望,協助本土台灣人民早日脫離政治煉獄的桎梏,讓台灣人民得以依照自然法則和上帝的旨意,秉持美國自由、民主、平等的精神,建立高度自治的政府,使得台灣地位正常化,進而成為國際社會成員。

因此,2013年4月25日由蔡明法、蔡吉源率領其他17位台灣人於華盛頓D.C國家記者俱樂部(National Press Club, NPC),召開國際記者會,正式向全世界宣告“台灣(自治) 政府”正式成立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臺灣人自誤前程 貽害子孫 忽視攸關 自身命運三大法

 
 
 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台灣光復無國際法源依據 學者說:蔣介石也懂

2015-10-25 18:58
〔記者吳柏軒/台北報導〕「台灣光復節」作為國定假日數十年,但光復一詞,學界早有爭議,台灣政權轉移並未獲得國際法支持,台灣史研究學者多年來呼籲社會,正視台灣主體性,應重啟檢討光復節定位,同時盼台灣走向更多元開放的未來:「要有更多更歡樂的假日,不要再讓政治定義全部的生活了!」
.
日本在第2次世界大戰中戰敗,而台灣在西元1945年10月根據聯合國最高統帥第一號命令,由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派陳儀來接收,但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提醒,雖然實質統治上是國民政府,然而主權的取得需靠正式國際條約作為移轉的合法性,過去的「開羅宣言」、「波茨坦宣言」是不具條約效力的宣言,並不能提供戰後台灣、澎湖地位歸屬的國際法效力。
.
因此,1946年1月國民政府公告台灣住民恢復中華民國國籍,便曾引來英國、美國的外交抗議,此外,薛化元說:「蔣介石自己也知道這點!」因此就算到了1949年1月,陳誠上任台灣省主席,蔣介石還特別發電報告知:「台灣在對日和約成立前,不過是我國一託管地帶性質。」
.
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筱峰更說,10月25日更有另一諷刺史事,1971年的那天,退守台灣的蔣政權的代表被趕出聯合國,若說得殘酷,中華民國在1949年就消失了,但當時台灣的對日條約尚未訂定,因此中華民國消失、台灣只是暫時軍事接管,之後才重新解釋,然而國民黨在台戒嚴強權下,聯合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才讓台灣的「光復節」一直過下去。
.
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花亦芬撇去史觀,認為國定假日本身,應該是民主社會高度公益性的議題,而從前這些假日很「政治」,國民黨從其角度,用放假來加諸台灣所謂的政治符碼,如今社會走向多元開放,更該探討多元文化意涵,如是否有原住民的國定假日,或者學習國外嘉年華等歡慶節日,不該讓台灣人的生活都被政治定義,國定假日更隱含緬懷、反思,應該找到台灣社會真正願意去保持的記憶與傳統,不要再陷入框架與對立之中。
.
 
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提醒,主權的取得需靠正式國際條約作為移轉的合法性。(資料照,記者王藝菘攝)
 
李筱峰說,10月25日更有另一諷刺史事,1971年的那天,退守台灣的蔣政權的代表被趕出聯合國,若說得殘酷,中華民國在1949年就消失了。(資料照,記者簡榮豐攝)
 
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花亦芬撇去史觀,認為國定假日本身,應該是民主社會高度公益性的議題,而從前這些假日很「政治」。(資料照,記者劉信德攝)
相關關鍵字: